(021)39188011 (021)39188005
宣传教育
04
2013-06

“贞观之治”的历史镜鉴——读《资治通鉴•唐纪》连载之二

文/图:
来源/:
编辑/:

“贞 观 之 治” 的 历 史 镜 鉴

——读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(二)

 

以德为先,任人唯贤

李世民的用人之道,是其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。他曾说:“为官择人,不可造次。用一君子,则君子皆至;用一小人,则小人竞进矣。”“为官择人,唯才是与。苟或不才,虽亲不用;如其有才,虽仇不弃。”

李世民对重要官员的任用,非常谨慎。他说:“为朕养民者,唯在都督、刺史,朕常书其名于屏风,坐卧观之,得其在官善恶之迹,皆注于名下,以备黜陟。”他还命五品以上官员,各举堪为县令者,以备选用。贞观十年,长史权万纪上书李世民:“宣、饶二州银大发采之,岁可得数百万缗。”李世民说:“朕贵为天子,所乏者非财也,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。与其多得数百万缗,何如得一贤才!”由此可见,李世民是多么求贤若渴。

贞观元年,李世民在论功行赏时,其叔父李神通自以为打过许多胜仗,功劳很大。李世民却说,叔父虽然首先举兵起义,但也打过败仗;房玄龄、杜如晦等虽然没有冲锋陷阵,却能出谋划策,帮我夺取天下,他们难道不比您功劳大吗?您虽是我的至亲,我却不可以因私加封。李世民认为,设官立职,是为了选拔人才,为国家、百姓效力,而不是徇私报恩;如果让庸人掌权,国家将难以安宁。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重要谋士之一,又是其内兄。当李世民任命他为宰相时,长孙皇后怕有人说闲话而表示反对。李世民坚持“用人不避亲,唯在德才耳”,重用了长孙无忌。

对于官吏贪腐,李世民始终保持警惕。贞观二年,李世民对大臣说:“为主贪,必丧其国;为臣贪,必亡其身。”贞观四年,他又告诫大臣:“若徇私贪浊,非止坏公法,损百姓,纵事未间发,心中岂不常惧?恐惧既多,亦有因而致死者。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性命,使子孙每怀愧耻耶?”由于李世民治官理政有方,其时忠臣良将辈出,投机钻营者无望,创造了较为清明的政治环境。

为了从组织上巩固政权,李世民坚持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。贞观二十一年,李世民问大臣:“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,不能服戎、狄。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,自不谕其故,诸公各率意以实言之。”面对大臣皆称颂,李世民说:“朕所以能及此者,止由五事耳。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,朕见人之善,若己有之。人之行能,不能兼备,朕常弃其所短,取其所长。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,退不肖则欲推诸壑,朕见贤者则敬之,不肖者则怜之,贤不肖各得其所。人主多恶正直,阴诛显戮,无代无之,朕践祚以来,正直之士,比肩于朝,未尝黜责一人。自古皆贵中华,贱夷、狄,朕独爱之如一,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。此五者,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。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唐太宗‘五事’治天下”,也是李世民识人用人的基本经验。

历史的经验表明,得人者得天下,失人者失天下。如今,选贤任能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。诚如李世民所说“能安天下者,唯在用得贤才”。领导干部选人用人,既要看其德,又要察其能;应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,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。



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2929 沪ICP备11006489号-2 Copyright © 2021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版权所有
移动办公
微信公众号